机器人一定是人形吗?专家学者热议具身智能发展路径
8月8日,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内,由中关村智友研究院携手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及立德机器人平台共同举办的“2024科技创变者大会”盛大召开。本次盛会汇聚了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创业者、企业家及投资人,围绕具身智能的未来发展路径展开了深入讨论与热烈交流。
会上,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大多媒体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铁军博士指出,当前智能技术正处于“静态融通”阶段,亟待类脑“动态涌现”能力的突破,以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飞跃。他预测,未来三年内,大模型将拓展至视觉、听觉、具身及行动等多个领域,实现规模扩大与尺寸缩减,有望成为具身智能的核心“大脑”。展望未来十年,人类社会将全面迈入智力时代,构建起以智力为核心的新科技、经济和社会生态体系。而到2045年,随着结构仿脑、功能类脑及性能超脑技术的涌现,物理形态下的AGI将成为现实。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董事长总经理彭芳瑜教授则分享了制造业未来的重要趋势——人机共融制造。他强调,未来的制造将依赖于广泛分布的机器人、传感器与智能技术,实现制造的全面智能化与普及化。人机共融将经历空间共享、技能迁移及混合智能三个层次的发展,推动机器人从辅助工具向“能工巧匠”转变。
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博士在《基于生成式AI的机器人智能控制》报告中提出,当前具身智能仍处于“大模型+机器人”的初级阶段,智能与机器人本体的结合尚显生硬。他期待未来智能与本体能够深度融合,使机器人在与环境的自然交互中自主涌现智能。
针对具身智能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教授认为,关键在于底层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应用场景的快速迭代。他提出了两种创新创业策略:一是资源有限的小公司应聚焦细分领域,通过“专精特新”模式提升竞争力;二是资源丰富的平台公司应致力于通用技术突破,实现跨行业应用,以规模效益和协同效应抢占市场高地。
关于机器人形态的问题,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创始院长、戴盟机器人联合创始人与首席科学家王煜博士指出,在特定工业场景中,机器人无需完全人形或四肢健全,关键在于灵巧手臂、精准视觉等核心部件的高效配合。他进一步阐述了具身技能的概念,即机器人通过学习与实践获得的自主完成精准操作的能力。
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则从技术实践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实物机器人部署与数据采集对于实现AGI的关键作用。他认为,未来深度强化学习应聚焦于全身动作模仿、复杂地形运动、手部灵巧操作及基于感知数据的导航避障等领域。
梅卡曼德创始人兼CEO邵天兰则从市场应用的角度分析了智能工业机器人批量落地的挑战,并呼吁企业加快技术迭代,与合作伙伴共同拓展应用场景,形成技术、业务与资本的正向循环。
北京伟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霄剑则强调了具身智能发展中持续学习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多元传感器采集信息,构建智能体的感知与认知能力。
灵心巧手CTO周永则预见了具身智能的下一阶段——多模态感知与交互算法的发展,认为日常生活中的灵巧操作将是具身智能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具身智能作为平台型技术,其通用性为解决工业领域多品种、小批量高效生产难题提供了可能。然而,要实现从实验室到广泛市场的跨越,特别是在“超级场景”中部署上亿台设备,还需技术面向消费者、精度与性能全面飞跃两大核心条件的支撑。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由中关村智友研究院牵头的“青年科学家50人论坛”筹备发起仪式,旨在搭建一个共创、共建、共信、共赢的平台,为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力量。此次大会不仅是对具身智能未来发展的一次深度探讨,更是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重要里程碑。(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