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冠肺炎发源地:“国外起源论”的几点推测!
对疫情的预测首先考虑中国没考虑国外,但根据目前国外出现的一些情况,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不一定发源在中国。
在 2020 年 2 月 27 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如是说道。
虽然疫情来源尚不明确,但不得不说,此前有关此次新冠病毒宿主的一系列研究的确说明“国外起源论”并非空穴来风,将当前与这一结论有关的推测进行了整理归纳。
矛头指向马来亚穿山甲,而非中华穿山甲
实际上,人们为满足自身的食用和药用需求,大量捕捉穿山甲并进行非法交易。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标准,中华穿山甲的保护级别处于极危(CR)。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也曾宣布,中华穿山甲在中国大陆地区已“功能性灭绝”。
因此,生活在东南亚国家的马来亚穿山甲惨遭毒手。
2020 年 1 月,virological 论坛有文章指出,根据公开的病毒宏基因组学数据集,新冠病毒和马来亚穿山甲所携带的病毒的 S1 受体结合结构域在 350-530 氨基酸残基处的相似度为 97%,从而判定马来亚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宿主。
此后,新冠病毒潜在中间宿主的矛头多次指向马来亚穿山甲。
2020 年 2 月 7 日,华南农业大学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研究攻关情况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教授沈永义、肖立华等科研人员在会上表示,穿山甲可能为新冠肺炎的潜在中间宿主。
2020 年 2 月 18 日,香港大学管轶团队与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团队的论文在预印本网站 bioRxiv 上发表。管轶等人对三批马来亚穿山甲样本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与马来亚穿山甲冠状病毒的受体结合域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高达 97.4%。同时,马来亚穿山甲冠状病毒和新冠病毒在病毒受体区域的 5 个关键残基(如下图红框部分)上共享氨基酸。
2020 年 2 月 20 日,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沈永义教授、肖立华教授团队及广州动物园科研部在预印本 bioRxiv 再次发表论文表示,马来亚穿山甲为新冠病毒潜在中间宿主。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团队对 2019 年 3 – 12 月获得的 29 只走私穿山甲(4 只中华穿山甲和 25 只马来亚穿山甲)的组织标本进行了检测,发现马来亚穿山甲中冠状病毒阳性率为 68%(17 / 25)。
同时,从马来穿山甲中分离的冠状病毒基因与新冠病毒刺突表面糖蛋白(S)、小包膜蛋白(E)、基质蛋白(M)和核衣壳蛋白(N)的一致性依次为 90.4%,100%,98.2%,96.7%。S 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几乎与新冠病毒相同,仅有一个氨基酸序列差异。
可以说,马来亚穿山甲大多携带病毒,中华穿山甲却没有——这也或多或少解释了「疫情不一定发源在中国」的观点。
病毒变异与病毒重组
对于“国外起源论”,还有其他说法。
2020 年 2 月 20 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通过官网发布研究成果信息称,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从其他地方传入的 ,推论该市场不是病毒发源地。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研究成果还提到,扩散的病例至少来自于 3 个途径。
为细分来源,研究人员将 58 种单倍型(若干个决定同一性状的紧密连锁的基因构成的基因型)分成五组,采用标准是 3 个中心(古老超级传播者)单倍型(H1,H3 和 H13)和 2 个新的超级传播者单倍型(H56 和 mv2)。H56 同时是澳大利亚、法国和美国,以及我国台湾患者的传染源。其他国家患者因为样品比较少,大多数的来源比较单一,他们除了是武汉旅游输入或在武汉感染外,有一些人可能是在广东、新加坡等地被感染。
实际上,相关背景人士也表示,可能会出现病毒源于别处,在武汉变异的可能性。
此外,2017 年,石正丽团队曾有研究表明: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可能直接感染人。2020 年 1 月 23 日,石正丽团队在 bioRxiv 发表的论文中提到,新冠病毒与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在整个基因组中有 96.2% 的一致性。
基于此,当前还存在一种“病毒重组”的说法——主要包括两个推论,一是中间宿主中发生了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和马来亚穿山甲携带的冠状病毒的重组,二是蝙蝠冠状病毒直接感染人。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推论虽依据了此前一系列的专家研究成果,但并不能完全说明新冠病毒源于国外,究竟病毒来源于何处,我们将持续关注相关科研进展。
参考资料:
http://virological.org/t/ncov-2019-spike-protein-receptor-binding-domain-shares-high-amino-acid-identity-with-a-coronavirus-recovered-from-a-pangolin-viral-metagenomic-dataset/36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5013479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3.945485v1.full.pdf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1.22.914952v1
http://www.xtbg.ac.cn/xwzx/kydt/202002/t20200220_5502619.html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6258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