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苏州,正处于资源、地域、人口流动的窗口期!
看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最直观感受会是什么?
答案或许是房价。
“苏州房价每平2、3万是正常水平。有些地段已经涨到6、7万一平了。”
这只是表象特征,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作为新一线城市的苏州本身经济处于高速发展中。据近日公布的一项数据,2020年,苏州市GDP预计破2万亿元。
不过如今GDP并非衡量一座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唯一标准了,经济发展之外,如何能够更好为城市民生服务、构建文化建设、形成城市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并最终通过数字化手段进一步带动经济活力,是这个本就快人一步发展的城市,希望继续探索的问题。
苏州开年一号文件
2021年1月5日,《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解读了《关于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同时还制定了“12345”数字化转型推进策略。
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工作已经成为苏州全市的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实际上,苏州市能够迅速打出推动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的一张王牌,离不开过去多年扎实的信息化基础铺建工作。
根据公开的2016年度苏州市信息化发展概况能够看出,围绕信息化基础设施、政府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大数据产业、智慧城市等方面,苏州就已经在顶层设计层面达成了对未来发展投入重点。
在不久前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与腾讯集团副总裁邱跃鹏的对话中,许昆林指出,“苏州具备最优营商环境、最强比较优势,下一步将大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用好沪苏同城化优势,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旅产业发展,打造高端研发创新生态圈,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实际上,每座城市都会结合自身的资源和地缘优势,选择合适的数字化改革发展目标和路径,结合以上这段话,能够看到围绕整体城市数字化的合作,苏州更偏向于城市多维度产业经济的发展,有如下四点特征:
- 一是对数字经济的反复强调,政策层面与国家“十四五规划”所传递的新内容保持密切跟进。
- 二是苏州是全球工业的集中地,也是中国制造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很多企业有上云和数字化转型的强烈意愿。比如,苏州高新区还是江苏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首批10家名单之一。
- 三是苏州本身具备浓厚的文化特色,同样也是一座旅游名城。苏州也在积极将智慧文旅作为重点建设方向,以科技手段将文化产业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 四是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地处长江三角经济带,地缘优势明显。其中,苏沪同城化,离不开交通一体化,苏州的发展得益于紧邻上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和辐射带动。为此,对数字城市包括数字政务、智慧交通、社区等方面的建设,将为上面提到的工业化转型、智慧文旅等起到先导性作用。
不过,正如传统企业转型不过数年,一座城市真正实现智慧仍需较大努力。
做一个数字化助手
类似的,像浙江、广东、重庆、海南这种一把手直接拍板和推进的,对数字化转型起到了绝对性的加速作用。
苏州也在积极推进与腾讯在内的众多科技公司构建产业基地,推动当地产业与技术发展。
腾讯副总裁钟翔平说,“苏州市对数字经济的重视,这一点跟腾讯拥抱产业互联网,致力于作为数字化助手的角色是相匹配的。”
不久前,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苏州峰会上,苏州与腾讯进一步达成深度合作,可以说不再是此前的浅尝辄止:
苏州市人民政府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
- 苏州市人民政府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联手打造四个数字经济中心,包括数字产业孵化中心、数字城市科创中心、人工智能产业应用中心、新文旅产业发展中心
- 腾讯(苏州)数字产业基地落地苏州高新区正式揭牌;首批生态成员企业入驻,共有东华软件、群立集团、东方金信、嘉为科技等12家企业。
- G60科创走廊联席办与腾讯完成合作签约,未来将加速布局长三角产业链生态,助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智能制造协同、高质量发展
- 金融领域,腾讯云与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苏惠通产业金融平台
- 智慧交通领域,腾讯智慧交通与天安智联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围绕车联网智能先导区智能基础建设及应用平台建设展开深度合作
- 生态方面,与苏州高新区国资平台成立合资公司。其中合作伙伴东华和群立分别在苏州当地落地了WeCity智慧城市应用实验室和AI音视频应用实验室,带动并形成苏州相关数字经济高地。
此外,腾讯还在江苏仪征落地百万级集群项目,未来将继续在苏州落地第二个、第三个百万集群建设。在华东地区,上海松江数据中心也于去年6月正式开工。数据中心的接连建设和落地,将为当地的数字经济发展做好了支撑和保障作用。
以交通为支点
中国历来经济发展繁茂之地,往往交通先行。国家、升级配套的大量资金投放于铁路、公路、航道等基础设施上。其次再由相对宽松的金融房贷政策,面向当地企业尤其是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可极大刺激创业创新活力。而与此同时,地处长三角经济带、华东地区,且毗邻一线城市上海,具备极强的地缘优势。
因而可以说很多城市的变革是从交通出行为支点开始。
接下来,在交通出行层面,钟翔平认为苏州与腾讯的合作将分为三个层面:
- 一是基于苏州本身在新交通探索方面的积极意愿,结合其本身地处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地带的优势,从实际问题出发,着手解决供给侧效率提升等问题。比如,对城市轨道交通、城际轨道交通等打通,实现一体化运营。
- 二是站在规划层面,面向智慧交通新基建的未来,能够跟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 三是带动周边企业的发展。例如苏州周边地带有很多交通类企业,通过跟本地企业建立生态合作,并将腾讯云本身的大数据、AI等技术能力赋能出来,将更有利于企业创新,以及长三角地区整体交通环境的发展。
腾讯云副总裁施雪松讲了一个亲身经历曾让他颇为惊讶,大概三年前一次跟苏州交警的交流得知:苏州市交通治理是按片区、道路进行分管,对于交警个人而言,其业绩的指标不是罚款的金额,而是违章的次数。如果这个区域违章的次数增加,对交警的考核就会减分;反之则会加分。
“从这一点就能说明,苏州的交通管理和政府服务是非常关乎民生、关心人民的感受。这一点非常重要。”
这也让施雪松觉得,很大程度上,未来的交通建设并不完全是规划好等着执行的状态,包括腾讯、阿里、华为在内,服务商需求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个执行者的角色,相反,服务商自身还要有一种“让人民满意,以人民为核心,考虑民生需求”的态度,能够站在规划层面给到未来交通的规划者一些合理的建议。
当数字城市有了自己的生命
在杭州城市大脑、数字广东之后,中国的其他城市也在正争相围绕数字化转型推动自身城市治理。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苏州与腾讯的合作路线,一方面,服务商将此前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带到当地,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当地多维度产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各个区域的差异和特点去打造独有特征。
那么,在资源和人才都相对有限、政策待一步步落实的过程中,如何塑造下一个城市生命体?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6258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