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智家王阳阳:从一线员工到大国工匠

访客1年前AI生活120

从1993年至今,海尔智家上市已经整整30年。30年来,海尔智家积极践行ESG理念,持续创造社会价值。在绿色发展上,海尔智家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减碳,譬如回收环节,打造了业内首个“负碳工厂”——再循环互联工厂。在社会公益上,是团中央希望工程中援建希望小学最多的企业。此外,还创造了10万+的工作岗位。

在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海尔智家也同样注重员工价值,源源不断地吸纳人才、培育人才、成就人才。30年来,海尔智家员工数量已从最初的1568人发展为如今的超10万人。每一位员工,都能在海尔智家平台上得到历练与成长,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从2007年到2023年,仅海尔智家制造体系就有243名员工获得市级以上荣誉、27名员工获得省级以上荣誉、7人获得国家级荣誉。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海尔智家制造体系中,一位“一线员工”成长为“大国工匠”的故事。

海尔智家王阳阳:从一线员工到大国工匠

从工人到匠人:干就要把活儿干到极致

入职1年,从学徒升为车间班长;入职4年,从普通技工成为产业质量“把关人”;入职第8年,他被中国家电协会评为2016年度“大国工匠”;第10年,由他牵头的项目获评“中国质量标杆”并在全国推广;不久前,他的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山东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这是海尔智家空调产业胶州工厂质量技术员王阳阳的工作履历。从2008年加入海尔智家算起,年仅34岁的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5个年头,却依然忘不了第一次走进车间看到的那行大字:人人都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王阳阳说,那时他就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要成为技术人才,让生产精品变成生产“艺术品”。

空调技师这个岗位,大小算是个“手艺人”。一台空调,从148个零部件到成为一台整机,需要经过100多道工序、10多个模块拼接,熟练工人通常要花10分钟,而王阳阳只需要4分23秒。哪怕是蒙着眼装,他也连一个螺丝都不会装错。

他的“绝活”不光是组装。作为最复杂的家电之一,空调对质量的要求也极高,像制冷温度必须控制在16℃以下,差0.01℃都是不合格产品。而一般空调下线时长为15秒,王阳阳不依靠任何工具,只靠眼看、耳听、手摸就能在10秒内判定故障点,且分毫不差。

同事们喊他“神匠”。只是在王阳阳看来,神不过是全神贯注的“神”,匠则是工匠作风的“匠”。正如他个人社交账号头像上的那段话:做事做到极致,做人做成标杆。

在这个行当里,“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规矩类似于江湖武行,言传身教是一回事,自己怎么琢磨又是另外一回事。刚到岗的时候,王阳阳就问过师傅“赛马不相马”是什么意思。师傅说,你能力强就能当班长、干得多就能拿高薪,这里提供平台,能做到什么样子靠你自己。他若有所思。

从师带徒的岗位开始,王阳阳为了提高自身技能,每天都会主动请缨,揽过收拾和打扫的活儿。厂房8点下班,他一直干到9点断电才停下。为了提高效率,他还制作了螺钉腰包,后来整个海尔智家都用上了他发明的腰包。

就这样,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王阳阳在他入职第7年的时候得到了代表企业参加“青岛市第十三届职业技能竞赛”的机会,并在近50位业界“高手”中一举夺魁,被授予“青岛市技术能手”称号。在之后的两年里,他又连续获得了该项赛事空调装配、检测项目的冠亚军。

海尔智家王阳阳:从一线员工到大国工匠

没有哪个工作是简单的。但如果你真正热爱一样东西,就会甘愿为之付出。王阳阳边说边指了指车间,手上的茧依稀可见:“走在路上,我经常看着大街小巷挂着的海尔空调外机想,说不定其中一台就出自自己之手。”每每想到这里,他都甘之如饴。

从操作型到知识型:生产者更是创新者

2015年是王阳阳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也是他拥抱更大舞台、收获更高成就的起点。这一年,海尔智家启动互联工厂战略,全球空调行业最先进的互联工厂拔地而起。

王阳阳见证了原来熟悉的工厂、熟悉的机器和传统的人工作业模式,变成了一条条、一台台数字化产线和自动化设备。与此同时,企业也在全面开展相关培训,帮助员工完成从“操作型工人”向“知识型工人”的转型。他开始意识到,在时代的发展面前,再熟练的工人,也比不过“三头六臂”的机器。

不学习就意味着淘汰。从那时起,王阳阳在企业培训中几乎保持全勤,并同步参与到疑难项目课题攻关当中。业余时间,他也在“恶补”专业知识,用5年时间完成了专科和本科教育,并先后取得了空调器装配、检测2项技师和高级技师证书,以及制冷空调高级工程师的职称证书。

期间,他也在不断提出创新方法。2016年的一天,他盯着碳酸饮料中冒出的气泡,突然想到了空调管路的微漏问题。以前,总装线上即便有4道检漏工序,仍会有个别空调因焊接不严而漏气。能不能利用漏出的气体来查漏?他特意请教了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和空调焊接专家,提出“静置检漏方法”,并在26次方案验证后被全面推广,开启了海尔空调的“零焊漏”时代。

海尔智家王阳阳:从一线员工到大国工匠

这项创新解决的不仅仅是企业问题,更是行业难题。同年,王阳阳被亚太质量组织授予“刘源张一线工人质量贡献奖”。颁奖现场,在主持人问及获奖感受时,他是这样说的:“这个奖项是为一线工人颁发的国际大奖,是对中国工人的肯定。我们不只是生产者,还是创造者、创新者。”

实际上,在海尔智家“人人创客”模式下,本就爱钻研、好琢磨的王阳阳已经悄然变成了“创客”。此后,他又先后完成了空调智能检测创新项目、高频焊机应用升级等十几项质量工艺改善提升项目。时至今日,他已经带领团队开展行业课题攻关2个、创新攻关改善30多项、专利及软著25个,累计有20多项重大创新发明改善先后被采纳推广。

在王阳阳看来,“所谓匠人,不过是在平凡岗位上把工作踏实做好”。立足新时代、面向新征程,以匠心点燃平凡、以创新烛照不凡的王阳阳,其实也是千千万中国匠人的缩影。

站在海尔智家上市30周年节点上,我们看到的,是一场“企业为员工提供平台、员工与企业共创共荣”的双向奔赴。

当一粒粒梦想的种子从萌芽向上到百花齐放,一位位平凡的工匠将个人发展的“小目标”汇入创新发展的“大蓝图”,又该如何不感慨于当代中国企业所培育的温润沃土——目之所及,是人人争先却不趋利的匠心传承;心之所感,是处处热忱又有温度的活力外放。中国制造在创新驱动之下、跨越智造未来的崭新图景,莫不若此。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62580117!

相关文章

2021下半年投资分析:AR、汽车电子和手机将会成为投资新机会!

2021下半年投资分析:AR、汽车电子和手机将会成为投资新机会!

一、智能手机:下半年疫情和需求复苏存在不确定性 出货量预测:荣耀的复苏将成为短期品牌格局的不确定因素 展望2021年,基于1)新...

开放代码又如何?成本昂贵、资源集中,大规模语言模型的民主化越来越难

开放代码又如何?成本昂贵、资源集中,大规模语言模型的民主化越来越难

5月初,Meta发布了一个可以执行多个不同任务的大型语言模型:Open pretraining Transformer (OPT-175B)...

500人对战500万黑产从业者,数美唐会军为什么选择这条路?

500人对战500万黑产从业者,数美唐会军为什么选择这条路?

唐会军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小编总结了他一个习惯,他做事前总是先建立认知框架,然后基于框架逻辑做事。 唐会军 1 百度和360塑造认知 2...

腾讯数字生态大会详解腾讯云全球化发展规划,全真互联为重要发力点

腾讯数字生态大会详解腾讯云全球化发展规划,全真互联为重要发力点

为进一步加深与海外观众的交流互动,2022腾讯数字生态大会”首次举办国际峰会,面向全球观众分享数字产业发展新机遇。该大会是腾讯在产业互联网领域...

机器学习公平性的研究真的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吗?

机器学习公平性的研究真的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吗?

机器学习公平性的研究真的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吗?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学习的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来帮助人们...

2021全国两会,王守聪代表探讨智慧农业未来发展方向!

2021全国两会,王守聪代表探讨智慧农业未来发展方向!

农业的根本出路靠科技。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代表指出,现在中国农业是完全开放的农业,已经进入世界经济循环,在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