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知识开放推动全民共享“数据红利”的提案
周源(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说,目前,我国知识和学术领域存在着过度商业化、碎片化甚至一些渠道被垄断的现象,大量知识和有价值的内容被闲置、割裂、封闭,形成了“数据孤岛”。这不利于知识的高效利用和价值释放。建议积极拆除 “知识围栏”,打破“流动壁垒”,加快知识开放,让全民共享“数据红利”。
我国中文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合理现象,有的利用支配地位高价销售数据库服务,有的通过签订排他协议等方式限制竞争,不仅侵害了用户合法权益,也影响了数据市场创新发展和知识交流传播。
不少数据库对版权的获取通过期刊社转授,未经作者直接授权,而期刊社以约稿声明等单方声明方式获取作者版权并不具备法律效力。长期以来,社会广泛关注的作者在数据库下载自己的论文却需要付费的荒诞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挫伤了作者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有的知识平台通过发布期刊社排行、以论文被引用和下载次数形成排名,控制知识市场话语权,影响学术评价标准。
一些国家曾经投入大量资源产生的有价值的知识、内容、数据被闲置、封闭在组织、机构或企业手中,不仅没有发挥社会价值,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反而导致数字鸿沟、数据孤岛的出现,阻碍了数据开放、互联、共享、流通与技术进步,不利于全面实施数字中国战略。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即“数据二十条”,指导思想包括“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形成依法规范、共同参与、各取所需、共享红利的发展模式。”“建立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的分类分级确权授权制度。”对于公共数据,“推进互联互通,打破数据孤岛”。建议尽快推出“数据二十条”执行细则,加快数据开放与共享的实施进程。
国际上,知识开放已成为全球共识并付诸行动。2001年,第一次开放获取国际研讨会在布达佩斯召开,提出“金色开放获取”和“绿色开放获取”两种策略,前者指作者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论文,在互联网上免费阅读与分享;后者指作者在订阅期刊上发表论文,但把文章归档在一个免费开放获取的知识库中。2003年,德、法、意等国科研机构在柏林签署《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的开放使用》宣言,呼吁各国科研机构在互联网上开放更多的学术资源,提供免费开放的科研环境。中国作为柏林宣言的先期缔约国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参与其中。
近年来,国家基金、高校、科研单位的机构知识库建设,进行了开放获取的有益尝试,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存在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为加快知识开放,推动全民共享“数据红利”,打造健康的国家知识生态体系,参与建立可持续的全球型知识共享空间,建议:
1、修订完善法律法规。修订《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公共资金资助的研究成果原则上必须强制免费开放,明确商业性知识库强制免费服务范围,保护作者合法权益不受数据库侵害。
2、坚持不懈反垄断。抑制商业化知识库的垄断行为,废除不合理的合作协议,建立数据市场的健康生态环境。
3、鼓励开放共享的数据库建设。出台政策鼓励更多主体参与知识库的市场竞争,为免费开放的知识库提供资金等政策扶持。
4、推动数据互联与开放合作。建立知识库国家标准,推动建立机构知识库联盟,打破知识库孤岛,推动知识开放合作。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6258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