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第6颗中国芯现身, 官方却淡化模糊处理!

访客1年前AI生活95

今天有个暗信息,需要扒一扒。

其实是个相当重要的核芯突破,官方却没有好好发布,甚至在本来最重要的角度有意淡化处理,只是一语带过,原因叵测。

上午意识到以后,我刚才挖了挖:

夹在百度世界一堆花式AI内容里的第二代昆仑AI芯片的量产信息。二代和一代最大的区别,一代主要用在云端,二代端、边、云都可以用。这就意味着百度无人车可以用上自己的SoC,Apollo直奔核芯,终于不用始终在外围绕了。过去以来虽然总体水准国内领先,但系统级芯片却始终旁顾左右而用它人芯片,这也是我对百度Apollo一直有成见的原因,现在这个成见终于可以消除了。智能驾驶才是昆仑2的核芯价值,对于智能化转型路途当中的中国汽车产业的潜在意义。

如果只用于云平台,那是百度自己的事,如果可以成为智能汽车SoC,那是全汽车行业的事。一个是锦上添花,一个是雪中送炭。而且有了自己SoC的Apollo会成为尤其中国车企的稳妥首选,没有自己SoC的Apollo反倒容易被其它自驾系统开发者横向替代。貌似昆仑2只是1的升级版,但区别天上地下。昆仑2是今天百度世界重磅消息,昆仑2彻底改变了我对Apollo的印象和判断。

当然这些只是我的揣测,百度官方并没有这么说,并没有明确说昆仑2可以是智能驾驶的SoC,系统级芯片,甚至根本没有把昆仑2和百度Apollo联系起来。

掰着指头数一数,智能驾驶领域有了地平线征程、华为昇腾、黑芝麻A1000系列、芯驰V9系列、零跑凌芯之外的第6颗中国芯。昆仑2的发布,绝大部分关注都不在这个角度。

黑芝麻ASIC架构不利迭代不看好,芯驰在ADAS、智能座舱相关芯片领域有基础但是不是有智能驾驶系统级芯片实力还需要观察。零跑凌芯01实际是平头哥玄铁CPU和神经网络处理器的整合,4TOPS的算力就敢说能做到L3我觉得是玩呢。

所以接下来大概率中国芯主要是百度、华为、地平线的游戏。华为因为众所周知的问题,又会把时间留给百度和地平线至少两三年。256TOPS的百度二代昆仑,综合实力高出地平线一截,就是功耗比较高。

不过今天的发布,昆仑2之于智驾百度一语带过甚至语焉不详。外部无从得知这块芯片将应用于智能驾驶的哪个方面以及如何应用。

个人猜测百度对昆仑2的发布在智能驾驶角度的降格、模糊处理,基于三个原因:

1.百度Apollo无人驾驶系统此前一直基于英伟达核芯,能不能顺利切换到昆仑,需要大量时间、痛苦磨练,没有成功之前没有声张的基础。

2.与英伟达的合作不仅涉及智能驾驶还有其它方面,短期内不愿意营造正面冲突形象。

当然还有一个不太重要的原因,就是昆仑2应用范围远不止于智能驾驶,还有智能交通、计算集群、生物计算、智慧工业等方面。

昆仑2的这个智驾锅,可能至少要半年甚至一两年以后才能真正揭开。

很少人注意, 智能驾驶第6颗中国芯现身, 官方却淡化模糊处理, 为什么
很少人注意, 智能驾驶第6颗中国芯现身, 官方却淡化模糊处理, 为什么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62580117!

相关文章

与世界共话机器人产业未来应用前景 ——清华大学Noetix团队走进雄安·电建智汇城

与世界共话机器人产业未来应用前景 ——清华大学Noetix团队走进雄安·电建智汇城

与世界共话机器人产业未来应用前景 ——清华大学Noetix团队走进雄安·电建智汇城   2024年9月2日,清华大学Noeti...

腾讯智慧出行联合银基发布“我的车钥匙”,支持微信分享、探索车后服务场景

腾讯智慧出行联合银基发布“我的车钥匙”,支持微信分享、探索车后服务场景

无需实体钥匙,通过手机就可以开关车门,并可以在线将车辆授权给亲友,这样的数字钥匙或将成为智能汽车的主流配置。同时,汽车数字钥匙也正打开更多出行...

软银2021巨亏900亿;中消协报告,腾讯取消优惠无异于强制涨价;联想员工内外勾结侵占1000万!

巨亏900亿,软银报告史上最大规模亏损 5月12日下午,孙正义在日本东京公布了软银集团最新财报:截至3月31日,软银集团2021财年净亏损为1...

联想发布边缘计算软硬件系列新品,打造无处不在的融合化新算力

联想发布边缘计算软硬件系列新品,打造无处不在的融合化新算力

      11月9日,在2022联想创新科技大会(Lenovo Tech World)“新算力,创造数智新时代”分论坛上,联想重磅发布智能...

腾讯参与防鸟撞改造,成为全国首家参与防鸟撞改造的互联网企业

腾讯参与防鸟撞改造,成为全国首家参与防鸟撞改造的互联网企业

2023年10月14日,是2023年世界候鸟日。腾讯在深圳总部滨海大厦外侧玻璃幕墙,进行了鸟类友好建筑设计的大规模改造,粘贴1面2层楼高的防鸟...

新Logo、新版本,OceanBase的创新与坚持

新Logo、新版本,OceanBase的创新与坚持

“3、2、1,开始。” 随着倒数口号的响起,舞台上,5位工程师在各自面前的电脑上写下13年前OceanBase故事开始时的第一行代码。随后,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