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用人工智能解“时代命题”!
如何进一步加强关键领域创新能力,让产业链自主可控?如何进一步稳固疫情防控?如何面向民生福祉推进健康中国、科技适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些“时代命题”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重点提及,不仅关乎国家的发展,更关乎每个人的未来。
“人工智能要以解决社会刚需为出发点。”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围绕“科技创新”、“疫情防控”、“健康中国”、“科技适老”、“因材施教”等,提交多项建议,用人工智能破解“时代命题”。
一、破解科技“卡脖子”,加强产业链自主可控
当前大国之间的博弈愈演愈烈,已由贸易战发展到科技战。
“人工智能产业与涉及国计民生重点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对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意义重大:一方面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基础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及量产等方面还相对落后,需要结合典型规模化应用的重大牵引实现系统性创新;一方面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又特别需要优先考虑所建系统的安全自主可控问题。”刘庆峰表示。
因此,利用这些重点行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契机,打通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链关键环节,形成持续迭代优化,可以真正提升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壁垒,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
当前产业链安全问题已经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他进一步建议,从产业安全可控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国家针对人工智能、手机、汽车、家电、医药、农业等重点领域,评定产业链当前安全指数和十四五努力目标,建立评估表,排出重点任务挂图作战。
对事关我国产业链安全的“卡脖子”技术、确保产业链安全的研发项目上,他建议给予优先立项和经费支持。“尤其对联动上下游打造生态链的平台级项目,应给予优先重大项目支持。”
为应对产业链安全,他建议鼓励行业龙头以合作、合资、并购等方式,在全球快速建立应对美国极限施压和科技脱钩的替代方案和缓冲地带,为十四五期间实现产业链安全可控争取发展的时间。
此外在资本市场上,他建议对关乎我国产业链安全的行业龙头企业,在上市和再融资上给予绿色通道,优先支持。
二、破解疫情防控难题,构建智慧化防控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工智能在大规模疫情排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缓解基层医疗人员不足,有力保障疫情防控。但当下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国内仍需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
刘庆峰进一步指出,针对传染病和重大疾病的防控工作中的基层医疗机构早期监测预警能力较弱、监测密度与广度较低,主管部门数据监管难、分析难、预警不及时等问题,人工智能可以助力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多渠道监测预警以及智能化流调分析工作开展。
为此,他建议建设基于人工智能的传染病及重大疾病国家防控体系,通过人工智能自动监测医疗机构病例数据和医疗机构以外的多元数据,智能识别传染病相关症候群信息,实现传染病防控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体系。
另一方面,他建议建设人机耦合模式的传染病流调分析平台,利用电话机器人开展疑似人群筛查、确诊患者随访、健康人群宣教等服务,提高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让基层医疗触手可及
“‘智医助理’全科辅助诊断系统可以大幅提升一线医生电子病历规范率和合理诊断能力,减少不合理用药和过度治疗,提高基层医生诊疗能力。”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12个省市200余个区县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常态化应用,服务于近5万名基层医生,累计提供AI辅助诊断超1.2亿次。
“面对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结构性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提升医疗保障的力度等民生领域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刘庆峰表示。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应用于我国基层医疗,不但可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还可以起到“防控治未病”的作用。
为此,刘庆峰建议,加大对医学人工智能的科研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于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影响巨大的全科辅助诊断和重大传染病智能防控相关的关键技术;加快医疗人工智能产品的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对于已经取得规模化落地应用成效的医疗人工智能产品,完善相应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加快相应审核及认证进度。
为切实强化基层诊疗能力,他还建议国家将智能语音电话机器人完成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纳入标准手段,并加快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支撑家庭医生随访工作,增强签约居民获得感。
四、科技适老,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态势。民政部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随着社会进入数字化生存时代,部分老年人却因为出门不会用打车软件、逛超市不会用线上支付,去医院不会线上挂号······而被挡在移动互联网之外。
移动智能化时代,如何强化对老年人群体的关爱,让科技适老?这是老龄化社会下“幸福中国”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刘庆峰尤为关心的问题。
“很多老人不会使用APP,如果老年人可以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发出需求,由人工智能在后台帮助完成,当人工智能无法完成时,再由服务人员兜底,就可以实现对全社会老人的服务。”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的持续学习,它可以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在老龄化社会进程中,可以实现依靠有限的兜底服务人员,满足全社会老人的需求。
为此他建议,整合各地政务服务热线,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通各类服务APP,建设专门针对老年人服务需求的智能热线和人工坐席,帮助老年人更加便捷地享受便民服务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会服务。
与此同时,国家还应打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监护人、网格员之间的兜底闭环机制,加大对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关爱和服务工作的统筹推进力度,并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真正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够享受到均等普惠的公共服务。
五、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减负”一直是教育最被关注的话题。近年来,虽然国家高度重视师生减负问题,并出台方案提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等,但“应试教育”依旧经久不衰,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图谱和认知智能上的突破,可自动批改和精准分析每个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作业,避免无效重复训练,为 ‘因材施教’找到了有效途径。”刘庆峰表示,“因材施教”可以让师生减负,助推五育并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安徽蚌埠、山东青岛、山西长治等地,因材施教的成效正在显现。蚌埠875所学校依据预习学情,智能推送授课资源,减少教师33%的备课时间;英语智能批改,减少教师作文批改时间67.26%;定位学习盲区个性化推送,学生无效练习降低了49.6%,有更多时间全面发展。
在此基础上,他建议加快推进教育评价方式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立起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评价制度。
为此,他建议设立智能化教育评价方面专题攻关项目,探索发布专项指导文件,重点攻关智能化、个性化信息分析反馈等智能化教育评价系统关键技术,树立样板并规模化推广应用;同时,建立教育评价领域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推进政产学研开展教育评价跨界协同,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均衡、因材施教,在师生减负的基础上实现五育并举,培养学生创造力。
此外,他还关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推广普通话不仅能够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还能够增强个人的自信心和获得感。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6258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