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华为高管做AI制药,“爱折腾”的云南白药能否触底反弹?
又一家药企联手AI算法平台布局AI制药。
近日,云南白药发布公告宣布,已与华为在AI制药领域达成为期三年的合作。
双方将探索联合科研创新的机制,在AI、药物研发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大小分子设计、相关病症、数据库开发等。
通过与华为的合作,云南白药拟组建一支专业的AI药物研发团队,将AI充分运用于药物分子设计、靶点研究、免疫调节、中医症候研究、图像识别等各种研发场景,助力其在重点业务上达成行业的领先水准。
图片来源:云南白药
此次合作,实际上是行业整体趋势的反映。当AI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瞄准制药行业研发投入大、时间成本高的痛点,AI制药在近年来愈发受青睐。在云南白药之外,更多传统药企释放出引入AI制药技术的需求,同时以华为为代表的大厂,也纷纷入局争抢先发优势。
无疑,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药企与AI算法平台的联合将不再是新鲜事,但始终萦绕在AI制药赛道的落地问题仍有待时间验证。
“瞎折腾”的云南白药
据公告介绍,凭借在中药及植物领域的多年积累,云南白药沉淀了行业独有的植物标本数据库、云南天然提取物的数据库、国外天然产物库。
云南白药表示,公司现阶段AI药物研发项目的重点在于数据库的建设和算法模型构建。在数据库建设上,尽可能共建共享,避免资源重复建设,维护已建数据库,使其能够持续发展,并注意对数据库进行深层次加工,提高数据库的附加值,增加数据的可利用度。
云南白药认为,华为在AI辅助药物研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案例。公司将通过与华为合作,快速探索出符合云南白药特定场景的AI算法模型,组建一支专业的AI药物研发团队。
而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华为也将发挥其在ICT产品及解决方案、大数据分析、智慧城市和云计算等方面的优势,为云南白药提供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协助云南白药构造并提升业界领先的信息化能力。
与华为联手,并非云南白药的突然之举。
在新的“1+4+1”发展战略下,云南白药需要华为的助力去讲述新的故事。
成立至今逾百年的云南白药,虽以中成药研发起家,但因为多次跨界,近年来饱受“不务正业”的质疑。2004年,云南白药推出牙膏品牌进军日化领域,并创造了牙膏业零售量第一的佳话。
而后,云南白药又拓展卫生巾、洗发水、面膜、保健食品等产品,但并未如牙膏产品一样激起太大水花。去年末,云南白药又斥资5亿元切入医美赛道,引发热议。
在一系列跨界举措下,云南白药触角已达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茶品、医美、口腔护理、新零售健康服务等领域。此外,为谋增长,云南白药还下场参与“炒股”,但在2021年遭遇“滑铁卢”,造成了近20亿元的亏损,直接导致当年净利润大幅下滑。
一方面,副业眼花缭乱;另一方面,则是常年低迷的低研发投入,云南白药主业中成药逐渐掉队。据其2021年财报,云南白药全年研发费用为3.31亿元,仅占营收0.91%,2020年这一比例甚至仅有0.55%。而在2021年12个获批的创新型中药产品中,云南白药无一款产品获批。
对此,曾有投资者向云南白药提出质疑,“什么都做,怕什么都搞不好”。或是经历多番尝试,云南白药今年将“1+4+1”确定为公司的转型和发展战略。
其中,第一个“1”重申对中医药领域的深耕;第二个“4”包括口腔领域、皮肤领域、骨伤领域以及女性关怀领域,公司会全面的对产品矩阵进行布局,包括各种形态的药品、器械及食品,涵盖预防、检测、治疗、康复等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个“1”指数字化技术。云南白药表示,公司会把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前沿数字化科技引入到研发与经营的各个环节里,将公司的产品创新与业务运营能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未来,云南白药要讲述的新故事很有可能就是数字化。在此次联手华为前,云南白药在人事上曾两度引入华为前高管,目前公司CEO董明、CFO马加均为华为前高管。
云南白药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通过AI赋能,充分将研发新范式和创新技术运用于药物分子设计、靶点研究、免疫调节、中医症候研究、图像识别等各种研发场景,并围绕“1+4+1”在特定领域或管线达到行业领先水准。
大厂与传统药企的技术“联姻”
华为对AI制药的布局则可追溯至其于去年9月推出的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该模型共学习了17亿个药物分子化学结构,可以帮助小分子化合物计算和匹配靶点蛋白质,对新分子生化属性进行预测,从而高效生成新的药物;另外,还可以实现对筛选后的先导药物进行定向优化。
据了解,该模型已被应用到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广谱抗菌药的研发中,结果表明,先导药物研发周期可以从数年缩短至1个月。
实际上,在制药业,研发投入大、时间成本高一直是行业痛点,已经渗透进各行各业的AI技术则被视为有能力解决该痛点的良方。
华为高级副总裁、华为云CEO、消费者云服务总裁张平安曾介绍,创新药研发平均成本超过10亿美元,研发周期大于10年,高投入成本的同时还面临高失败率和不断走低的投资回报率,研发成功率往往不足1/10。
在这个背景下,为了降本增效,谷歌等科技公司都已入局AI新药研发。在国内,除华为外,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等大厂也纷纷踏入这一赛道。
阿里云与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合作,其医疗AI可支持分子筛选、虚拟化合物生成与数字化模拟临床实验;腾讯参与晶泰A、B轮融资,并发布AI驱动的药物研发平台“云深智药”;百度李彦宏亲自带队成立百图生科;字节跳动则成立了专门负责大健康业务的极光部门,其AI Lab已开始招聘相关人才。
更多传统药企也释放出对AI制药技术的需求。据速石科技统计,在全球44家顶尖药企中,共有41家药企与AI初创公司有合作关系,14家药企与IT-云服务商有合作关系,至少有8家药企参与了对AI初创公司的投资。
在国内,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复星医药、信达生物、丽珠集团、美迪西生物在内的20家上市药企,在近两年都与AI制药企业开展合作。
但这些已有的合作案例将诞生什么样的成果,还难以预测。
据赛迪顾问的一则分析报告,目前全球尚无任何AI预测结构的药物上市。但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有超过40款AI参与的研发管线进入临床,其中,有8家国外企业、2家中国企业的管线进入临床一期。
预计到2023-2025年,将会有一批AI预测的药物进入素有“死亡之谷”之称的临床二期,到2026-2027年才会出现首个上市的AI制药产品。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6258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