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丨李志飞退回出门问问,“拖家带口”能做好大模型吗?

访客2年前AI生活162

近日,有多方业界信源向AI科技评论披露,有意在AI大模型领域创业的李志飞,或已回到其原先创立的AI公司——出门问问,并选择再原有的公司继续AI大模型的创业。

早先,在外界看来,与王小川、王慧文并列,李志飞也是相当具有竞争力的中国创业者——他是美国海归博士,有谷歌的工作履历,懂语音、懂NLP、懂搜索,论纸面实力,绝对不落人后。

而反观成立了“五季智能”的王小川和“光年之外”的王慧文,李志飞没有选择另起炉灶,而是回到了出门问问,在老的架构下继续大模型创业。

为什么?

1
李志飞其人

李志飞,可能是中国最早动念,立志要做OpenAI的创业者之一。

最早,资本力推的中国OpenAI创业者是李志飞。在早先的文章中提到过:年初,源码资本组织过一场内部会,邀请了包含王兴、王慧文等不少互联网大佬参与,为的就是凑钱,推李志飞创业。

论口才,李志飞绝不是圈里最能“侃”的,那天的会却开了两个多小时。

也是那天,可能是受到了李志飞的鼓舞,到会的王慧文在朋友圈广发英雄帖,招揽贤才加入。不过这就是另一段故事了。

(后续有关中国AGI创业的系列报道,AI科技评论还将持续关注,并输出行业独家消息和认知。欢迎添加本文作者董子博 VX:william_dong,交换消息,互通有无。)

说回李志飞,作为创业者备受期待,他是有两手绝活的。

上面提到,李志飞学术经历不错。在南京理工大学热能工程系毕业后,李志飞远渡重洋,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读博士,研究机器翻译系统,并在校内开发了“Joshua”——一款广为应用的开源机器翻译系统,在NLP方向积累了不少经验。

博士毕业后,李志飞并未在象牙塔过多流连,他的下一站,选择了洛杉矶硅谷的谷歌。

在谷歌总部,李志飞的工作仍然是作为科学家,研究机器翻译,并开发了谷歌的手机离线翻译系统。

2012年,李志飞在经历了一番考察后,选择了离开谷歌,回国创业,并拿到了红衫和真格的天使投资,这也才有了后来的“出门问问”。

出门问问,这款李志飞带队开发的语音搜索工具,对标Google Now,支持全语音交互,并可以为用户提供移动端的搜索信息反馈,在产品公布时就有了不错的反响。

2
为何“退回”出门问问?

李志飞回到出门问问,是有意中止大模型的创业吗?

AI科技评论观察,李志飞在近期并没有暂停对外输出大模型创业的相关观点,不仅如此,甚至仍然热情高涨。

在与Founder Park的对话中,李志飞表示,大模型的创业“是五到十年的长期主义的事情,无论是心态、体力上这就是一场持久战。”

这么看,AI科技评论相信,李志飞没有选择重新开始,回到出门问问,并不是他创业的决心有了变化,而是一个战略决策,甚至可能是一个无奈之举。

有业内人士猜测,李志飞回到出门问问,主要原因是他原有的工作无人接手,就如此离开难以服众,也难以给老股东一个交代。

对比王小川,将医健生意“托孤”给杨洪涛——过去在搜狗并肩作战的同袍,李志飞似乎没有能够把“出门问问”托付出去的对象。

有人分析,李志飞当下,如果想全情投入做大模型,那么最好的策略是推动出门问问上市,以完成股权的清理,自己也可以全身而退——并且,出门问问当下也具备科创版上市的条件。

毕竟,在这个时间点寻求收购,对于出门问问来说太难,潜在的买家也太少。

别人“轻装上阵”,自己却只能“拖家带口”,对于李志飞,似乎也可以算是“以退为进”。

一方面,出门问问还有不错的营收可以支持继续开发;另一方面,公司也有不错的人员和资金基础,即使多开一条线,或许也可以支持。

AI大模型,人人都见到了它的潜力,也没人愿意错过这波机会。在大厂已经全力投入的情况下,在一些已经投入了创业的头部玩家中间,也需要考虑自己的项目如何与大厂展开差异化竞争。

从目前来看,与成熟的业务场景结合、用大模型的能力提升效能,或者做垂直领域的大模型是创业者可能的两个方向,前者如王慧文,依托美团的成熟业务,有望打造新的“美团3.0”;而李志飞更多的可能是后者。

而且,大模型训练更多的是一个工程问题,在模型结构相近的情况下,只要给大模型喂足够的高质量语料,做出能媲美ChatGPT效果的大模型不过是时间问题。

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在使用ChatGPT的结果作为语料训练自己的大模型,这也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可以预见,国内其他厂商训练大模型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与ChatGPT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小。

如果,李志飞真的如他所说,并不急于在这个时间点就抢占一个最优的身位,那么在出门问问“两条腿走路”也未尝不可。

3
结语

从2012年到2023年官宣大模型创业,李志飞已经在AI领域创业走过了十一年的时间。

而在这一波创业潮中,即使是行业中资格最老、道行最深的玩家,也不得不开始重新反思,自己对于AI最底层的理解,是否需要修正。

2023年,关于AI,认知几乎每周都会经历一轮刷新和升级;在国内,即使最领先的厂商,也没有在赛道上拉开绝对的差距,没人能确知,自己的路走得一定是对的。

这么看,李志飞回到出门问问,借势出发,或许为不少其他蠢蠢欲动的创业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不管结果如何,至少仍有胜机。

“未来,无论是虚拟世界还是物理世界,都会被大模型重新塑造一遍。那你说这里有没有什么机会呢?我觉得机会太多了。”李志飞如是说道。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62580117!

相关文章

腾讯云公布金融数字化解决方案全景图   金融行业开启“深度用云”新阶段

腾讯云公布金融数字化解决方案全景图 金融行业开启“深度用云”新阶段

当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金融业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加速数字化转型已势在必行。11月30日,在2022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智慧金...

对话哈弗乔心昱、吕文斌:投入近百亿的Hi4,能否十年内无对手?

“我敢说,长城Hi4十年内没有对手。” 5月15日晚,哈弗枭龙系列新车正式发布。在发布会之前,长城汽车CGO李瑞峰在微博上放出了上面一段话,为...

不用体温计,也没有接触,如何实现快速精确的测量体温?

不用体温计,也没有接触,如何实现快速精确的测量体温?

疫情暴虐,又正值春运人员活动高峰期,为防止检查工作人员与人流直触摸摸发作重复穿插感染,各地在火车站、地铁、机场、码头、客运站等交通枢...

“普慧”算力筑基,联想集团“智”达边缘

“普慧”算力筑基,联想集团“智”达边缘

在AI技术驱动下,算力正作为新型生产力,推动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走向纵深,部署AI算力也成为企业重要需求之一。服务器作为算力...

人类基因组计划「先行者」张奇伟:我与中国生物信息学的二十年往事

人类基因组计划「先行者」张奇伟:我与中国生物信息学的二十年往事

与许多传统学科“尖深慢”不同,生物信息是“广浅快”。 作为这个领域的华人开拓者,张奇伟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早在2002年成为冷泉港实验室首位取得...

FF内乱、派系争夺控制权升级:大股东要将前董事会主席踢出局,员工集体要求罢免执行董事

FF内乱、派系争夺控制权升级:大股东要将前董事会主席踢出局,员工集体要求罢免执行董事

贾跃亭的FF,量产车尚未上市销售,后方高管团队却已陷入新一轮权利斗争,如今内部派系争夺战又迎来新剧集。 今年6月份,就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