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总产值已达4690亿元!未来可期!

访客2年前AI生活185

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4690亿元,同比增长超16%,我国基本形成北斗产业体系。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高精度位置服务相关收入达到151.9亿元,同比增长超33%。高精度市场近年来持续爆发,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24.5%。

记者从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与运营方千寻位置了解到,近年来,高精度服务用户增长迅猛,截至2022年3月,千寻位置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的每月调用次数超过1000亿次,累计服务全球超11亿人,总服务次数超过2万亿次,服务覆盖全球超过230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4690亿元,千寻位置高精度应用遍地开花

白皮书披露,2021年,高精度开始大范围面向手机、共享单车等大众应用领域展开试点,服务更广泛的人群。

在这项创新技术被应用之前,千寻位置历经19个月,在业内联合华为、高德地图,率先打通了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到手机终端、到移动应用的全链路,同时优化定位服务算法、完善播发能力,支持亿级用户大规模高并发接入需求。

2021年,这项创新功能得到市场验证“遍地开花”,目前,多款国产手机联合千寻位置推出高精度定位服务,实现亚米级的定位精度,向用户提供行驶车道的精准识别功能,已在深圳、广州、苏州、杭州、重庆、天津、成都、东莞等城市提供服务。

据悉,支持千寻位置高精度车道级导航能力手机的出货量已超过2000万,覆盖华为、荣耀、小米、vivo等国产手机品牌的十余款最新机型。

白皮书还显示,2021年,随着“新基建”战略的推动,加速了北斗融入自然资源、通信、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多省市多领域均展开了北斗相关的行业应用。

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千寻位置高精度时空智能服务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力等基建领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助力新基建数字化转型升级。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4690亿元,千寻位置高精度应用遍地开花

在铁路行业,千寻位置为铁路勘察设计提供便捷高效的精密工程测量服务,并精准监管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预警,实时监测铁路基础设施及周边环境状态,以无人机巡检取代人员巡道,从而提升铁路建管养信息化水平,助力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可靠与高效。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4690亿元,千寻位置高精度应用遍地开花 

(千寻位置铁路行业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应用场景)

在公路的数字化建设方面,千寻位置助力实现交通全要素时空信息采集、多源数据融合,提供数字孪生决策功能,优化智能交通管控能力,提升通行效率。千寻位置已经与四川、浙江、河北、广东等多地高速公路展开合作。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4690亿元,千寻位置高精度应用遍地开花 

(千寻位置为北京冬奥会保障工程:延崇高速打造的3D高精度地图)

针对水利水电在发电、输电、巡检等各场景安全保障问题,千寻位置实时监测水库大坝的细微形变,助力水电站更好地防微杜渐,保障电力生产安全,目前已应用到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龙滩水电站、山西晋中云竹水库、秀岭水库、里林水库、黄龙水库等项目中。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北斗系统在行业及大众消费领域已实现较大规模应用,在某些重点领域已呈现标配化应用态势。以千寻位置为代表的北斗高精度时空智能服务,作为数字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有望进一步带动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应用。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62580117!

相关文章

热点分析: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智慧交通起到什么作用?

热点分析: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智慧交通起到什么作用?

不久前,第一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峰会由国家信息中心、山东省大数据局、青岛市人民政府联...

浪潮信息正式发布服务器操作系统Inspur KOS

浪潮信息正式发布服务器操作系统Inspur KOS

近日,浪潮信息正式发布服务器操作系统Inspur KOS,为智慧时代数据中心软硬件协同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稳定可靠、高效协同、广泛兼容、全天候...

河池移动推进5G基站节能降耗,助力绿色基建发展

河池移动推进5G基站节能降耗,助力绿色基建发展

近年来,河池移动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响应国家对通信网络建设的发展要求,大力开展5G等信息基础网络建设...

智慧城市的下一个”风口”

智慧城市的下一个”风口”

毫无疑问“智能汽车”在2021年上半年一度成为了一个热词。 从华为宣布开始为智能汽车提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到小米雷军最后一次创业,将用千亿造车...

历经十八载终出台,今年11月1日正式开启全面个人信息保护!

历经十八载终出台,今年11月1日正式开启全面个人信息保护!

应用程序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这些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将无所遁形。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

大力促进人工智能发展,深圳市政府将目光聚焦于产学研用!

大力促进人工智能发展,深圳市政府将目光聚焦于产学研用!

40 周岁的深圳素有着科技创新的基因,也不乏国家顶层设计层面的关注。顺应着国家人工智能发展大势、响应“新基建”号召,众多科技企业集中扎根于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