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理工院长潘毅:AIGC,能否成为迈向「医疗元宇宙」的重要一环? |AIGC-MED系列研讨会
“随着AIGC技术突飞猛进,带动全球一众科技巨头聚焦AI大语言模型产品开发,推动AI的三大基石–数据、算力、算法加速发展,并为元宇宙产业带来新一轮发展契机和关注。”
“AIGC大模型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应用,将是元宇宙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话题从去年讲到现在,各行各业对此的探索仍乐此不疲。意外的是,当“今日明珠”AIGC遇上元宇宙,正在被科技产业、资本界、消费者理解为一场“双向奔赴”。
技术永远没有过气。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多位展商表态,“AIGC的成熟,将会为元宇宙带来突破性机遇;而元宇宙的良性发展,又为AIGC的落地提供了无限场景。”
诸如这场全球AI盛会的展馆内,数字人、XR游戏、AI绘画、3D虚拟场景,过去一众视为元宇宙的科技产品被贴上AIGC概念全新亮相。
但如果说这还只是停留在娱乐层面,那么真正的科技变革,已经在医疗、文旅、工业、金融、城市管理等众多垂直领域酝酿。
“如果把生命带入元宇宙呢?”
长期从事计算机和生物信息交叉学科的潘毅提出一个独特视角。
潘毅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讲席教授,入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中民协元宇宙工委会长,并担任成都市生物医学信息学会名誉会长。
早在2021年他和团队启动了“儿童自闭症的早期筛查”,并在推进中逐渐加入影像学、遗传学、行为学等方法, 成为业内较早转化为元宇宙的项目之一。
他认为,“随着AIGC技术突飞猛进,带动全球一众科技巨头聚焦AI大语言模型产品开发,推动AI的三大基石–数据、算力、算法加速发展,并为元宇宙产业带来新一轮发展契机和关注。”
为了探讨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前沿问题,成都市生物医学信息学会拟于2023年9月下旬举办关于《AIGC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系列研讨会》。
小编作为大会战略合作媒体,将进行全程报道。
本次研讨会将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邀请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学者、产业界代表、政府相关部门,围绕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最新动态、发展理念、实际运用,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并构建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会议和交流合作平台。
大会在即,小编对话首位演讲嘉宾潘毅院长,探究了AIGC大模型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对医疗元宇宙的观察。
潘毅院士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获得本硕学位,1987年留美,1991年获匹兹堡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此后主要任职为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过去十几年间,潘毅教授该校陆续担任计算机系和生物系系主任、文理学院副院长等职位。主要研究领域是以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为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和医疗信息的研究。
以下为小编与潘毅的对话内容,小编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与整理。
小编:元宇宙是一种什么技术,如何应用于医疗领域?
潘毅:可以理解为,元宇宙是技术的集成,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物理技术三位一体,构建了一幅全景图。
它能利用信息技术,将自然宇宙扩展为虚拟宇宙,进而将人与宇宙间的关系“由单向转为双向”,从而更好地利用宇宙中物质信息的同时,摆脱自然界各种复杂的规律。
针对医疗领域,元宇宙能够为传统医疗产业带来很多活力。
首先,传统的治疗多是采用化学药物或者外科手术,但现在很多治疗都已用上数字化解决方案。
目前美国已经有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治疗PTSD的先例。而在更早前,2017年,美国FDA首次以数字疗法的定义批准PearTherapeutics的ReSET,使其成为第一款处方数字疗法,用来缓解慢性疼痛、辅助治疗老年痴呆。
其次,随着元宇宙技术的发展,AR全息影像、XR技术都可能成为医疗培训的主角。
XR技术可以通过显示、触感、力反馈等设备,使接受培训的医生得以在沉浸式的虚拟场景中进行手术操作和练习,体验真实的临床手术过程。这在有效提高医生诊断病情和制订治疗方案的能力的同时,又能够大幅降低传统培训中的器材、标本等成本。
小编:怎么理解元宇宙和AIGC技术的关系?“医疗元宇宙”的终极形态如何实现?
潘毅:生物医学领域,目前已产生了海量的临床、遗传和行为学数据,具有数据规模大、价值巨大、结构多样和增长快速的特点。
由如此丰富且高质量的数据训练出的医疗领域专用的AIGC,将为医疗元宇宙注入巨大活力。
我们已经看到,世界第一个黑腹果蝇精准“数字孪生体”的诞生了,这个数字果蝇有反应和感知力。我相信我们将一步步造出更多数字生物体,从数字老鼠,到数字猿猴,乃至数字人类。在实现多种数字生物体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用来设计、筛选和测试新药物,大大降低试错成本。
最终,相关的任何实验都不需要在病人身上做,比如药物的功能、分子反应如何作用于心脏,都可以用数字表达。这将极大节约人工和成本,降低了人体试验的风险。
所以说,如今AIGC大模型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应用,是元宇宙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我非常看好现在非常热门的AIGC和ChatGPT。作为一个通用型的AI平台,即便在专业领域表现不如AlphaGo,AlphaFold这样的专业平台,其影响力会远比它们更广泛,更深刻。
随着AI技术的改进,生命科学领域的学者将为其注入专业性更强的生物知识。届时未来的科学家就能更专注于策划性的工作。而许多“实现层面”的事情,如写代码,筛选实验,都可以交给ChatGPT来做。
小编:利用AIGC走向元宇宙过程中,存在哪些挑战?这一过程能否划分成几个小阶段来完成?
潘毅:类比来讲,ChatGPT的进步也有许多的阻碍。
比如说数据污染,巨大的算力和电力消耗、用户沉湎、数据隐私、版权伦理相关的问题。这要求我们的互联网公司迎头赶上,不仅仅是基于GPT算法做上层应用,也要深入钻研GPT的算法模型,实现算法的更新迭代。
这样我们才能保证自己在AIGC领域的独立自主性,才有底气去“弯道超车”。
我认为元宇宙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数字化的阶段,几年前已经完成了。数字人有形了,声音也可以模仿,但是没有逻辑思维,没有思考的能力。
第二阶段是数字人,在第一阶段基础上有了思考的能力,这一阶段现在正在进行中。比如我们在问数字人邓丽君,“你们家有几口人?”因为她有了数据积累和AI推理能力,她是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
当然,目前ChatGPT也在这一阶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为ChatGPT的出现为所有人提供了以自然语言对话方式进行文本生成的新方式和新工具,就像以文本提示词(prompt)生成图片一样,大大降低了构建元宇宙的门槛。而且ChatGPT不仅是生成语言,还会自动生成图片、代码、未来生成音乐、视频、以及3D内容的技术正在涌现。
但是第二阶段没有神经感知能力。也就是说,如果问她一些没有提前准备的问题,她是回答不了的。
第三阶段我们称为“神形具备”,数字人不仅有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具备神经感知能力,这一阶段很可能还需要30-50年时间。那时候,我给数字化的邓丽君讲一个笑话,她会脸红,甚至会害羞,拍她的头,她会疼痛了。
要达到第三阶段,除了算法本身的进步,其他各个领域都需要跟上。
比如说,到了第三阶段,也许5G的延迟就太长了,可能就需要6G甚至7G技术;物理,化学,生物也需要理解人体器官精准变动的机理,通过公式进行表达。
那么针对于医疗健康,元宇宙的应用场景非常多元,AIGC的潜力巨大。
今后我更看好的是专业GPT,比如说BioGPT,CancerGPT等,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训练数据量,减少计算资源的需求,从而可以节省成本和能耗。当不同专业的GPT出现时,就能够综合为一个全能的GPT。希望在国家,政府,企业的推动下,我国的AIGC模型能迎头赶上,医疗领域的元宇宙大厦能早日搭建!
首批确认出席嘉宾名单(以议程先后顺序)
潘毅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讲席教授、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中民协元宇宙工委会长,成都市生物医学信息学会名誉会长。
潘毅院士主要研究领域是以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为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和医疗信息的研究。
魏冬青
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上海交通大学生物信息与生物统计系暨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长聘教授、中科院JCR一区杂志主编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 Computational Life Sciences。
邓亚峰
现任碳硅智慧CEO、原360集团副总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兼搜索事业部总经理、曾任科创版第一家人工智能上市公司格灵深瞳CTO。
王俊峰
四川大学智能系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现任国防科工局视觉合成图形图像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
鹿晓亮
科大讯飞医疗执行总裁,负责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杨瑞荣
远毅资本合伙人。此前曾任职于北极光创投和兰馨亚洲,杨瑞荣先生主导的代表性项目包括: 数坤科技、华大基因、燃石医学、安诺优达等。在进入风险投资行业之前,曾任职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任经济商务副领事。
纵刚
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现任上海盛知华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中科盛知华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董事长。2007-2013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主任,他在国内率先开展的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技术转移工作曾多次被上报国务院并得到了李克强、刘延东等中央领导的肯定和批示、被媒体多次报道、以及被哈佛大学商学院写成教学案例。
黄纪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黄纪伟教授也是日本东京大学肝胆胰外科、人工脏器移植中心的客座讲师,国际肝胆胰外科协会(IHPBA)会员以及美国外科学院Fellow(FACS)。
魏霞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老年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担任美国基因细胞治疗学会中的 Cancer Gene & Cell Therapy Committee 和 Nanoagents & synthetic formulations Committee 分会委员、亚太地区基因/细胞治疗协会青年主席。任职 5 种SCI 杂志的编委(Editorial Board Member),共发表SCI论文4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区域重点项目等。
林军
小编创始人,林军先生在互联网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见解。小编成立于2011年,秉承“关注智能与未来”的宗旨,持续对全球前沿技术趋势与产品动态进行深入调研与解读,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实力型科技新媒体与信息服务平台。林军先生指定小编副总编,医疗科技方向负责人李雨晨参加本次系列活动。同时小编将战略支持本次活动,进行全面报道。
李卡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护理学院院长,双一流学科负责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国自然面上基金、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省科技厅重点专项等纵向课题10余项,负责经费1000余万。主编/副主编国家级教材4部,指南与共识5部、专著10余部。2019年牵头完成的《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岳义丰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秘书长、数字健康医疗信创分会副会长、华西公用副董事长、双华数字健康产业园总经理。
陈峥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教授、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负责人。《与AI对话,ChatGPT提示工程揭秘》一书的作者。
郑杰
树兰医疗集团总裁、浙江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医院管理分会副会长、浙江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OMAHA(开放医疗与健康联盟)发起人;《未来医疗》、《数字医疗》、《深度医疗》等译者。
王爽
杭州锘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2018年中组部国家“青年千人”入选人。曾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助理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包含生物医疗信息,数据隐私与安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 高性能计算,数据压缩。
张发宝
梅斯健康董事会主席,生物谷和梅斯医学创始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生物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世中联医学统计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临床研究外包服务联盟(CROU)理事,从事生物科学与产业转化,药品商业化工作。每年针对关键的热点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举办十数场大型学术会议和产业对接会。
章毅
IEEE Fellow、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首批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与常务理事、四川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原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担任四川省2011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四川省网络大数据认知分析工程实验室主任。四川大学智能医学中心/机器智能实验室是章毅教授创立的集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智能医学于一体的团队。
雷万云
华为云医疗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前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CIO、工信部CIO联盟专家组专家、国资委信息化专家组专家。有30余年信息化、数字化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实施和管理经验,是管理与信息化、数字化方面的专家、国家认证的高级企业信息管理师、并著有8部云计算、数字化和信息安全等数字科技畅销书。在医药大健康行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以及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有着深入的理论和项目实践经验。现为国家两化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中国药品监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疫苗行业协会数字化首席专家、中国企业数字化联盟理事长、福建省数字技术企业商会名誉会长。
程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感染和干预研究室主任,华西医院科研实验室管理部副部长。国家杰青获得者,国家中组部第十一批2015年国家高级青年优秀人才入选者、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员会首批“领军人才”专家、四川大学“双百A类”入选者;担任中国医促会医疗环保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副总编、丝绸之路国际经济论坛组织委员会科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感染组委员、成都市生物医学信息学会会长。
孙宇
清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医学博士、管理学博士、编审、硕士研究生导师。iLIVER, Infectious Medicine,Cancer Innovation,Health Care Science,Medicine Advances,iLABMED,iRADIOLOGY 编辑部主任。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生态健康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兼职研究员,《医学科学报》编辑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期刊协会医药卫生期刊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数字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首届解放军出版奖先进出版人物奖全军优秀医学编辑工作者,全国新闻出版行业第三批领军人才,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范晓东
医疗器械产业研究院院长、上海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清华海峡研究院首席战略官。原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社原社长兼总编。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博士后、医药企业投资和战略发展顾问。曾任:原国家人口计生委科技项目和成果管理中心(筹) 副主任,原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司注册处副处长,原国家医药局国际合作司经济处负责医药进出口协调和中美中欧商贸联委会医疗器械组以及亚太经合组织等双边和多边合作相关事务的助理调研员,北京博士后联谊会副理事长,北医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
李园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西医院科研实验室管理部部长。曾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国家重点肿瘤生物治疗——消化外科研究室科研负责人。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实验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肿瘤外科学组委员。
刘冰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编审,负责154 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出版、经营、数字化等有关管理工作。兼任《Bio-X Research》编辑部主任。《编辑学报》编委,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秘书长兼医学期刊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期刊协会医药卫生期刊分会副秘书长。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知识服务与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工作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特聘专家。曾长期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工作并担任编辑部主任。参与多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研究-《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科协出版相关费用调查研究》《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平台建设》《北京市科委临床研究顶层设计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关注并研究符合临床研究规律的临床研究项目评审体系的优化和规范化问题。在医学伦理学、科研评价、数字出版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
毛新生
数坤科技董事长。在毛总带领下,数坤科技致力于打造世界领先的智慧医疗健康科技平台,坚持用中国原创、全球引领的技术为医疗健康行业提供智慧产品及创新解决方案,构建全球领先医疗健康大脑“数字人体”,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重大常见病和慢病,自主研发了覆盖疾病筛查、辅助诊断、治疗决策全流程的“数字医生”产品组合,并成功应用于智慧影像、智慧手术、智慧健康三大领域。
李欣
京东集团副总裁兼京东健康技术产品部总经理。在2023年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暨京东云峰会上,他发布了京东健康医疗大模型和基于大模型的医疗解决方案:京医千询。他致力于通过互联网和AI技术推动远程医疗的发展,让医疗服务更可及、更可负担、更有效。
何明科
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大健康事业群总裁。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获MBA学位。曾在波士顿咨询、软银赛富等公司工作。2015年至2021年在58集团工作,曾担任58集团联席总裁。2021年11月,何明科担任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负责智慧医疗和健康等相关业务,向CEO李彦宏汇报。
蓝振忠
西湖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深度学习实验室负责人。蓝博士牵头创立西湖心辰,西湖心辰的第一个产品—AI心理疗愈机器人。蓝振忠博士,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博士毕业于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在谷歌AI部门工作期间,负责过多个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项目研发。蓝振忠博士在谷歌AI部门工作期间,负责过多个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项目研发。研发成果被应用于谷歌新闻和谷歌助手等多个拥有亿级以上用户的产品。
嘉宾名单持续更新中。
参会详情
会议时间:2023年9月-2024年10月(启动仪式:9月下旬),每周一次,每次不超过3位讲者,报告时间40分钟左右(暂定每周五下午),线上+线下结合方式。
会议地点: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成都市生物医学信息学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
会议组织机构(拟定):
(一)指导单位: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
(二)主办单位:成都市生物医学信息学会
成都市生物医学信息学会(简称医信会)是在成都市民政局登记的社会团体,主管单位为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
学会旨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塑医学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布局生物医学科技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推进我市生物医学信息领域创新创业实践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相关产业孵化,为促进生物医学信息学产学研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双华数字健康与医疗信创产业研究院
(四)媒体支持:小编(战略合作媒体)、动脉网、医学界、封面新闻、钛媒体
(五)大会组织
大会主席:潘毅,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
大会执行主席:
程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博导,国家杰青获得者,成都市生物医学信息学会会长
孙宇,清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
大会秘书长:陈斌,成都市生物医学信息学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
联系人:陈斌,18980148200
主办方介绍
成都市生物医学信息学会(简称医信会),批准单位为成都市民政局,主管单位为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
学会旨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塑医学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布局生物医学科技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推进生物医学信息领域创新创业实践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相关产业解化,为促进生物医学信息学产学研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名誉会长:潘毅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6258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