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人形机器人,并非新概念。

sxkk20081年前AI生活107
 从1927年西屋公司粗糙的Herbert Televox到如今特斯拉“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探索之路走过了近百年。这其中既寄托了人类对“造物者”身份的迷恋,也承载了人类对科技的终极想象。 但目前,囿于人形机器人动辄几十万一台的成本,以及技术上存在的困境,一直不是机器人行业的主要形态。 “AI大模型的普及,补全了人形机器人缺失的一块核心拼图。”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此前的技术,根本没法驾驭人如此复杂的机器人形态。而今,这些问题正一步步迎刃而解。在一场线下研讨会中,有嘉宾提及,未来,人形机器人也会随之进入各个行业。 与此同时,记者在与人形机器人创业团队的交流中获悉: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大部分零件已经可以做到国产化替代。 在浙江,视觉传感器上,海康威视、浙江大华等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自然语言处理和应答上,阿里巴巴、杭州一知智能等也有多年累积;对于核心零部件,如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伺服电机、双环传动的精密减速器等,都属于业内的佼佼者。 近些年来,硬件技术的发展,更使得人形机器人的生产成本得以下降。以“远征A1”为例,这一20万元人民币以内成本的人形机器人,远低于波士顿动力出品的阿特拉斯的每台200万美元的价格,正好落入不少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的预算范围。 技术能力是前提,现实需求则是重要推力。 有了大模型的加持,人们不再满足于机器人只是一个通过代码控制的“专才”,而是希望它能通过自我学习掌握各项技能,以更自然更智能的方式与周边环境交互,完成各种任务,成为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是具身智能。”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今年在一次演讲中这样预测道。 面对具身智能这一新风口,今年初,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随后,北京、深圳、上海等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鼓励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与整机产品的研制与批量落地。 技术推动,资本热潮,政策扶持。2023年,在人形机器人这条赛道,各家公司纷纷入局,各方资本尽数涌来。其中,“远征A1”除了吸引到高榕、高瓴、经纬等资本入局,还有李彦宏的私募基金、抖音和地方国资的身影,可谓“资本的宠儿”。 继续阅读: 易家AI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等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1187056308@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首页 > 机器人 » 厚积薄发人形机器人,并非新概念。

相关文章

2023年,英特尔的数字化使命,不只是 AI

2023年,英特尔的数字化使命,不只是 AI

企业数字化来势汹汹,建设数字化所需的计算力、数据等智能技术的基础设施常被忽略。 然而,当降本增效成为企业发展的指...

宇树发布最新力作——Unitree G1人形智能体 AI化身售价仅9.9万元起!

宇树发布最新力作——Unitree G1人形智能体 AI化身售价仅9.9万元起!

 5月13日,宇树发布了其最新力作——Unitree G1人形智能体,AI化身,售价仅9.9万元起! 立即引起了全球AI和机器人领域的轰动。 官方数...

押注汽车市场的安谋科技,还想建一个AI开放生态

押注汽车市场的安谋科技,还想建一个AI开放生态

“希望到2030年,我们能够实现支持中国自动驾驶成熟量产方案的落地。”安谋科技执行副总裁、产品研发负责人刘澍在周易X2发布会上如是说。 其实,...

硬核技术比拼,谁能拔得头筹?「飞天入地出海·技术飞天榜」

硬核技术比拼,谁能拔得头筹?「飞天入地出海·技术飞天榜」

如今,技术创新已经成了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2022年,人工智能的采用率越来越高,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并改变着各应用场...

打出全场景「组合拳」,国产车规芯片闯关量产「天险」

打出全场景「组合拳」,国产车规芯片闯关量产「天险」

在英伟达最近召开的GTC期间,CEO黄仁勋兴奋得宣告了人工智能「iPhone时刻」的到来。 老黄所谓iPhone时刻,指的是AI的发展到达了从...

“人形机器人+”计划再下一城!与海尔家庭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人形机器人+”计划再下一城!与海尔家庭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2月26日,乐聚机器人与海尔家庭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服务机器人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智慧家庭场景和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创新、卓越人才培养与合作等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