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人形机器人,并非新概念。
从1927年西屋公司粗糙的Herbert Televox到如今特斯拉“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探索之路走过了近百年。这其中既寄托了人类对“造物者”身份的迷恋,也承载了人类对科技的终极想象。
但目前,囿于人形机器人动辄几十万一台的成本,以及技术上存在的困境,一直不是机器人行业的主要形态。
“AI大模型的普及,补全了人形机器人缺失的一块核心拼图。”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此前的技术,根本没法驾驭人如此复杂的机器人形态。而今,这些问题正一步步迎刃而解。在一场线下研讨会中,有嘉宾提及,未来,人形机器人也会随之进入各个行业。
与此同时,记者在与人形机器人创业团队的交流中获悉: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大部分零件已经可以做到国产化替代。
在浙江,视觉传感器上,海康威视、浙江大华等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自然语言处理和应答上,阿里巴巴、杭州一知智能等也有多年累积;对于核心零部件,如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伺服电机、双环传动的精密减速器等,都属于业内的佼佼者。
近些年来,硬件技术的发展,更使得人形机器人的生产成本得以下降。以“远征A1”为例,这一20万元人民币以内成本的人形机器人,远低于波士顿动力出品的阿特拉斯的每台200万美元的价格,正好落入不少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的预算范围。
技术能力是前提,现实需求则是重要推力。
有了大模型的加持,人们不再满足于机器人只是一个通过代码控制的“专才”,而是希望它能通过自我学习掌握各项技能,以更自然更智能的方式与周边环境交互,完成各种任务,成为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是具身智能。”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今年在一次演讲中这样预测道。
面对具身智能这一新风口,今年初,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随后,北京、深圳、上海等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鼓励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与整机产品的研制与批量落地。
技术推动,资本热潮,政策扶持。2023年,在人形机器人这条赛道,各家公司纷纷入局,各方资本尽数涌来。其中,“远征A1”除了吸引到高榕、高瓴、经纬等资本入局,还有李彦宏的私募基金、抖音和地方国资的身影,可谓“资本的宠儿”。
继续阅读:
易家AI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等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1187056308@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首页 > 机器人 » 厚积薄发人形机器人,并非新概念。